团委
 首页  新闻动态  学生组织  品牌活动  志愿服务  资料下载  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2024-2025学年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展示——哲学社会科学类

2025-03-23  点击:[]

广州中医药大学2024-2025学年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展示——哲学社会科学类


一、项目名称:“百千万工程”背景下广东省基层医生岗位胜任力及培训需求调查研究

项目成员:邹恒、邱玥、冼宇菲、方旭昌、国文锦、易爽、林之灏、陈星月、钟熙、曾哲涵

项目简介

校赛特等奖项目《“百千万工程”背景下广东省基层医生岗位胜任力及培训需求调查研究》紧扣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聚焦基层医疗服务核心领域。项目组织21支青年突击队,动员642名学生,对珠三角、粤东、粤西及粤北地区4434名基层医生展开系统调研,全面评估其岗位胜任力与培训需求。研究成果为提升基层医生能力、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提供了科学指导,有力推动城乡医疗资源均衡配置与发展。

该项目成果在佛冈县等地成功推广并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充分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 以医养融合助推佛冈高质量发展》入选广东省“双百行动”首批省级优秀示范案例。项目不仅深化了校地合作机制,还为“百千万工程”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范例,同时为其他地区解决基层医疗问题积累了宝贵经验,展现了较强的示范 性和可推广性。

项目团队在清远市佛冈县上岳古村开展基层医疗调研

项目成员在对基层医生进行采访调研

 

二、项目名称:指尖上的疏离:父母手机冷落行为与幼儿社会情感发展风险的监测系统构建

项目成员:吴雨桐、吕倩怡、黄诗韵、高睿晗、李田申、陈锦涵、彭煊、闫悦、涂殷、张蔚熙

项目简介校赛特等奖项目《指尖上的疏离:父母手机冷落行为与幼儿社会情感发展风险的监测系统构建》聚焦于父母手机冷落行为对幼儿社会情感发展的深远影响,运用大数据文本挖掘、问卷调查、访谈及机器学习等多元研究方法,全面剖析了父母手机冷落行为的现状、成因及潜在风险。通过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和实时监测预警系统,为家长和教育者提供了科学的干预工具,助力幼儿健康成长。项目还从社区和家庭层面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为家庭教育和社会支持体系的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此外,项目开发的监测与干预系统在广州市南沙区第一幼儿园和黄埔区长洲街道黄船社区得到应用,获得实践单位的支持与感谢,社会效益显著。


 

三、项目名称:医疗资源配置对健康效应的影响因素组态与机制分析

项目成员:林芷涵、谢伊杨、萧绮俐、李怡栎、陈乐乐、潘晨希、邓芮欣、沈哲涵、 李昕榆、林谦

项目简介

项目简介: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助力我国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实施,校级特等奖项目《医疗资源配置对健康效应的影响因素组态与机制分析》的学生团队,深入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团队成员收集整理了全国31省289市的的医疗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配置数据,并对宏观与微观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深入剖析了各地医疗资源错配的现状及其对居民健康的复杂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引入机制变量,构建了中介效应模型。丰富了我国居民健康领域的研究内容与理论成果,更为国家提供有效建议和科学理论支撑,有力推动了我国医疗服务的均等化进程,促进了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

截至目前,项目团队形成两篇学术论文,已投往北大核心期刊。团队不仅完成了对各省份医疗资源配置水平的精准测算,还深入论证了医疗资源错配居健民康的显著负向影响及其背后的路径机制。在此基础上,团队进一步发现,医疗资源错配对居民健康具有群体差异性。这一发现为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提供差异化的医疗服务与政策倾斜提供了有力依据,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医疗体制改革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推动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全面提升,为国家医疗资源精准配置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范式。

 

四、项目名称:老龄化视角下老年人脑卒中院前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项目成员:秦正雅、李欣彦、杨雯、麦倩华、陈宏仪、翁丹婷、黄梓珊、林涵渝、刘紫璇、王腾

项目简介《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将心脑血管疾病列为四大防控慢病,其中脑卒中作为高致残致死性亚型,其急性救治时效性至关重要。依托“三下乡”活动网络,通过“高校-县区”结对机制精准对接珠三角及粤东西北基层需求,为“百千万工程”政策落地提供实践支撑,通过深入实地调研与一对一访谈,精准挖掘影响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旨在降低院前就医延迟风险。

此外,本项目还具有深厚的传承基础。课题组自2019年启动以来,成绩斐然,共获各类省国家级奖项、立项9项,发表核心论文3篇。其中,在“挑战杯”赛事中接连两届荣获省级一等奖,并有一届省级二等奖;在“攀登计划”赛事中,连续四年获得省级立项;在“大创”赛事中,连续两届获得国家级立项。实现“大创-大挑-攀登”三级科研体系全覆盖。课题组长期聚焦老年人就医延迟问题,在前人的成就上,本团队研究创新使用COM-B理论构建三维框架,通过视频情景模拟与混合研究方法解析延迟机制,形成"识别-重塑-响应"干预体系。

项目传承与创新并举,在延续国家级课题基础上创立老年健康研究新范式,成果惠及广东数万群众,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实践依据。 


五、项目名称:健康“心”中国:抑郁与焦虑共病的影响因素研究与对策分析——基于广州、韶关和东莞6059例样本的报告

项目成员:陈靖贤、陈彤杰、翟家祥、王宇颖、黄嘉樱、潘瀚文、钟念念、何诗玲、王良景、马慧琳

项目简介为深入了解分析广大抑郁焦虑共病患者患病的具体影响因素与生活状况,以期降低居民精神疾病风险,减轻国家精神健康服务体系负担。校赛特等奖项目《健康“心”中国:抑郁与焦虑共病的影响因素研究与对策分析——基于广州、韶关和东莞6059例样本的报告》团队成员依托“三下乡”项目,实地走访广州、韶关、东莞三个地级市收集调研问卷数据,结合逻辑回归与XGboost模型分析综合得出抑郁焦虑共病人群的危险因素——失眠、熬夜、长时间静坐、不规律饮食等。团队成员再以广州心理健康门诊为访谈点,线下访谈抑郁焦虑共病患者,充分了解当前治疗状况,验证综合机器学习模型结论并将其总结为生活建议推荐给患者,并针对访谈结果做出对策分析。

该项目致力于普及精神健康共识、为优化综合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规划精神健康资源建言献策,聚焦广东省抑郁焦虑共病的影响因素与治疗痛点,目前已研发抑郁症风险预测小程序服务广大居民,同时已发表SCI中科院二区论文一篇,完稿学术论文两篇。



六、项目名称:基于SPO模型的广州市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运行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项目成员:吴佳琪、刘嘉雯

项目简介为响应国家对建立起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公共卫生管理机制的号召,校赛特等奖项目《基于SPO模型的广州市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运行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对广州市2413个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进行了全覆盖调研,以结构(structure)、过程(process)、结果(outcome)SPO模型为理论依据,从建设、运行和服务三方面深入了解广州市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的建设运行现状及实际需求,总结建设经验和亮点,发现潜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项目致力于推进基层公卫委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促进公卫委发挥统筹协调的平台作用,促进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治理整体效能。同时,项目获得第三届全国卫生健康治理案例大赛优秀奖。

项目团队与专家组进行线下调研交流

项目团队到公共卫生委员会开展调研工作

  团委通知 更多>>
关于我校第十八届“挑战杯”广...
关于广州中医药大学2024-2025学...
关于广州中医药大学2024-2025学...
关于2023-2024年度广东省五四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2024-2025学年“...
广州中医药大学推荐参加主体赛...
关于第二十六届广东青年五四奖...
关于推报2023-2024年度全国五四...
  团刊浏览 更多>>
尚无内容。
  资料下载 更多>>
团员证补办流程
团员登记表补办流程
月份勤工助学岗位考勤表
校内勤工岗位申请表
勤工助学人员劳动考核表
学生发表科技学术论文版面费报...
常用表格
创业计划书写作指南(仅供参考)

Copyright © 2017  共青团广州中医药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 39358443